成为会展写手的四个习惯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2-04-29
          在会展业,提高写作能力,改善写作质量,需要长期努力。即便是从业经历丰富的职场写手,也需要持续充电,不断赋能,以适应形势变化和写作创新的需要。

         本文从新手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会展写手的角度,就提高写作能力、改善写作质量的修养提出建议,即培养“四个习惯”。 

 

一 养成阅读的习惯 

 

    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,形象地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影响力。

      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,在于扩充知识面。人类的知识构成中,间接知识远多于直接知识。而在间接知识中,通过个人阅读获得的知识占相当比例。在互联网时代,终身学习成为人的发展需要。而阅读是人自我学习的主要途径。写手需要宽口径知识,阅读是获得宽泛知识来源的重要入口。

      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,在于优化认知能力。通过阅读,在扩充知识面的同时,可以获得观察世界、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。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,认真学习法律法规,认真学习时事政治,对于写手树立积极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保持政治敏感度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提高政治站位,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
      宽泛的阅读,有益于提高人的思想能力和审美意识。而思想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持续提高,对于优化人的认知水平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。如阅读《论语》,可以感知2000多年前孔子的思想方法,进而体会儒家学说。如阅读《红楼梦》,可以了解清代中期官宦家族的生活状况,领略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艺术成就及讲故事方法。如做食品行业的展览项目,可以通过经常阅读行业分析报告掌握发展动态,以利与食品行业的业内人士进行专业交流。

      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,还在于判断和汇集有价值的信息。但凡写作,就离不开素材。而素材大量来自于的信息。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素材,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阅读。撰写者通过阅读,在审视素材的过程中做到去伪存真,去粗取精,以为写作所用。

      养成阅读的习惯,就是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。而扩展阅读的范围,既阅读与会展业相关的内容,也阅读文史、政治、哲学、经济、科技等方面的内容,对于丰富知识、提升认知并保持学习热情,大有裨益。

      阅读可分为泛读、选读、深读、浅读、审读、乐读、速读等方式。其中,泛读,也称为粗读,即粗略的浏览;选读,即有选择性的阅读;深读,也称为精读或研读,即因研究需要或因个人爱好的深入阅读、精细阅读或反复阅读;浅读,即浅层次、碎片化阅读(如通过手机阅读);审读,即因审查需要的阅读;乐读,即符合个人兴趣的阅读;速读,即快速的阅读。

      阅读可分为纸读、网读、听读等形态。听读指通过网络音频的“听书”,如“得到”、“樊登书屋”APP所提供的音频节目。

      一般而言,不喜欢阅读、不善于阅读,或阅读能力较弱的人,写作能力不会好,写作质量难以提高。因此,凡想提高写作水平、改善写作质量的会展人,尤其是希望成为合格或优秀会展写手的人,应该重视阅读,养成阅读习惯。

 

二 养成写作的习惯

 

      写作属于人的一种技能。但凡技能,就需要长期练习并不断练习。熟能生巧是长期坚持练习的结果。

      职场写作并非在校学生的作文练习,而是职场写手的业务工作。故此,职场写手的练习往往是和业务工作需要结合在一起的。对于写手而言,除其因个人兴趣的写作外(如写手在工余时间创造小说,或通过网络媒体发表言论),根据本职工作需要的写作都是公务写作。以练习的心态从事公务写作,对于新手的成长乃题中应有之义。

      新手养成写作的习惯,既有工作需要,也是自我修炼。所谓写作习惯,就是保持个人经常写作的状态,甚至于每天从事写作工作(会展项目营销人员中的“文编”,如运维自媒体一般会每天写作)。有此习惯的人,不会将写作此视为畏途,反而可能因为越写越好、越写越顺,且在不断获得认可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,进而喜欢写作。达此境界,“习惯成自然”的写作就更加得心应手,写作范围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扩大,最终成为人的从业技能。

 

三 养成修改文稿的习惯

 

      “文章不是写好的,而是改好的”,这是许多优秀写手的经验之谈。其意思是,文章很难一次写好,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达成写作质量。历来的文章大家,对自己的文章都是反复修改的,直至满意为止。

      想提高会展文案的写作质量,撰写者一定要养成修改文稿的习惯。修改文稿分为两个层次:一是自行审读后进行修改;一是上级审查后进行修改。

      自行修改,是撰写者在完成文稿后,自己通过审读发现问题,并进行修改。这种修改一般是对文稿文字进行纠错、调序和润色。纠错,指纠正病句,改正错别字、标点符号错误;调序,指调整段落的次序或文句的语序;润色,指推敲文字的修辞。这种修改虽不涉及文案的结构,且兼有校对性质,但这是文稿送审前的修改,所改均为写作中的常识性错误或毛病,因而非常必要。如不自审修改,送审后经上级指出文稿中的错误或毛病,撰写者将颇为不堪。

      上级审查后的修改,是撰写者根据上级审查文稿后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。按上级的意见,修改的程度可分为“大改”或“小改”两种。“大改”涉及调整文种体裁、改变文案结构,补充观点及素材资料等方面。其中,推翻原稿的重新写作,是“大改”意见中最为严厉的要求。“小改”一般不会伤筋动骨,审查者动笔改动也是一种修改。对于推倒重来的“大改”,撰写者不要有抵触情绪,要根据审查意见再次写作。这种“大改”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助益。

      较之上级审查后的修改,自行修改应成为撰写者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性动作。不愿意或不善于自行修改的人,文案写作水平和作品质量不可能提高。

      轻声阅读文稿,是许多文章大家自审文稿的常用方法。凡读得不顺畅的地方,一般是文字表达有问题的地方。为提高文稿自审水平,会展文案的撰写者可以借鉴这个方法。

 

四 养成收集文本案例的习惯

 

      基于模快化、模板化、清单式的写作方法在会展文案尤其是公文性文案写作中的广泛应用,收集有代表性的文案案例以为借鉴,是有经验的写手经常要做的功课。

      收集会展文案案例,主要是收集知名、大型、特色展会项目的文案,一般是通过公开渠道如网络进行收集。收集后,要仔细阅读,建立印象,以便利用时查找参考。阅读收集的文案,应研究文案的结构、格式,洞察撰写者的写作思路,同时体会文字表达的风格或独到之处。